古代封建社会,和亲一直是维持外交的手段之一,透过让皇室公主远嫁他国,换取边陲地带的和平。汉朝时期,皇室就经常与北方匈奴和亲,最有名的莫过于王昭君,不过在婚姻制度上,中原和匈奴存在极大差异,尤其是匈奴人「父妻子继、兄死娶嫂」的风俗,让重视伦理纲常的中原人十分不齿。
根据《搜狐网》报导,匈奴特有的「收继婚制」,顾名思义就是「父妻子继、兄死娶嫂」的传统婚俗,让不少远嫁的汉朝女子吃尽苦头。以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为例,当年她嫁给呼韩邪单于之后,不久就经歷了丧夫之恸,事后她请求回归中原,却被汉成帝回绝,命令她遵从「胡俗」,因此再嫁单于之子復株累单于,之后又嫁给搜谐若鞮单于才终结一生。简言之,王昭君来到匈奴之后一共嫁了3次,分别为呼韩邪单于,以及他的次子和第三子。
事实上,不只匈奴,有许多少数民族同样贯彻着这样的婚俗,背后原因有三:
首先是为了「保护女人」,匈奴女子地位低下,一旦没有了丈夫的庇护,很难在环境恶劣的草原上生存。
其次就是「保护子女」,匈奴女子一旦改嫁,其子女的生活必定受到影响,若是留在原部落,那就是孤儿,若是到了其他部落,难免遭到不公平待遇。因此嫁给自家人,再怎样也差不到哪里去。
最后则是「保护财产」,匈奴女子改嫁会分走牛、羊、物件和子女,一旦家庭财产被分割,等同于部落财产落入他人之手。再者,女人作为游牧民族的重要财产,担当着繁衍后代、壮大部落的重责大任,而收继婚制可以有效弥补其缺陷,延续部落种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