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诞生无数英雄人物,其中,作为蜀国丞相的诸葛亮,既是成功的政治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他用兵如神,常有妙计能将危难化为无形,包括经典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而他临死前的最后一个计谋更成功骗过了世人1700多年,至今仍是个谜。
根据《搜狐网》报导,古人讲究入土为安,然而三国时期战乱频繁,有些不肖人士靠盗墓维生,当时的诸葛亮也深知这点,加上他生前难免得罪一些人,就怕死后被掘墓鞭尸,于是留了一手,并写下遗言,「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意思是,他希望后主刘禅将其葬在定军山,墓穴只须能放容纳棺材即可,不用准备新衣服,陪葬品更是一件都不要。
不过经后人研究发现,这只是诸葛亮的烟雾弹,定军山上埋的只是他的衣冠冢,真正的墓地另有他处。于此同时,他还在遗书中提到自己真身的埋葬方式,那就是找来4名孔武有力的士兵,用新绳抬着他的棺木,一路向南走去,直到绳子断裂方可下葬,如此一来,知道他墓地的人就会少之又少。
刘禅得知后也照办,不过因为绑着棺材的绳子是新的,4名壮汉抬了3天3夜后累得气喘吁吁,但绳子依旧完好如初,于是4人便偷偷割断绳子,就地将棺木埋葬便回去覆命。不过后来此事被刘禅知晓,一怒之下就将4人处死,却忘记询问诸葛亮下葬之地,等到他想到时一切都来不及了。
对此,有人猜测,这或许是诸葛亮早就设计好的,毕竟聪明如诸葛亮,怎么会不知道新绳子的结实程度不是短时间就能轻松抬断的,且善于心计的他也意料到抬棺之人一定会偷懒,加上士兵大多性情豪爽,口风不紧,此事一旦传到刘禅耳里绝对不会轻饶他们,这样一来就没人知道他真正的埋葬地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