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交通虽不方便,但5000年前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先民,却选择将屋子盖在山坡上,让考古学家都非常好奇,大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任贾笑冰提到,有可能是受环境因素,或是古人认为「统治者山居」,住山坡上就是想离神近一点。
红山文化位于东北平原和蒙古高原衔接地带,距今约5、6000年,是大陆北方地区重要新石器时期文化之一,当时以农业、饲养家畜和狩猎、採集野果为生,也制造出许多生产工具,例如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细石器,其中农具数量甚多。
根据大陆网路节目《似是故人来》介绍,红山文化先民主要居住于山坡上,而非在较舒适的平地生活,第一可能是受到自然环境影响,红山文化时期经歷暖湿期,因此河川溪流的水位较高,现今看到的平地可能是汪洋或沼泽,古人只能择高而居。
贾笑冰进一步解释,第二以人文方面来看,过去认为「统治者山居」,古人非常敬畏天,若是想与天上的神沟通,就必须住在山上,才能与神更靠近。此外,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唯有红山文化有明确的宗教遗迹,以在牛河梁遗址发掘出的女神庙为代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