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不便利,洗澡也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古人对洗浴很讲究,例如擦拭身体不能只用一条毛巾,《礼记》也写明「三日具沐,五日具浴」,也就是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澡,汉代官员更有名为「休沐」的假日,此外有身分地位者绝不与妻子共浴。
根据《国家人文歷史》报导,《礼记》对沐浴有详细流程规定,洗完后要站在较软的蒲草席上,用布擦乾身体,不过不能只用一条毛巾,上半身使用细葛布,下半身则是粗葛布,擦乾净后站到较粗糙的草席上冲洗脚,穿好鞋后喝点饮品补充水分,如此繁琐的沐浴步骤出现于贵族家庭,贫苦百姓是无法享受的。
古时还有搓澡工具,使用较轻且表面有小孔的火山岩,叫做「㼽(音同爽)」,但并不容易取得,因此或用陶土烧制成仿制品。除了沐浴有流程外,洗澡时间也有限制,《礼记》规定每五日沐浴一次,因此汉代官员每五天放一次假,称为「休沐」,而有身份地位者视沐浴为私密事,恪守「外内不共沐浴」的要求,因此就算是夫妻,也不能洗鸳鸯浴。
沐浴还与孝顺有关,相传晋元帝司马睿在正月洗头后,过了一段时间才再清洗,头髮已发出油垢臭味,太子司马绍得知后,还专门上启表示祝福,「吉日沐头,老寿多宜。」晋元帝说要大洗一番,司马绍担心父亲洗得太累,赶紧询问龙体是否撑得住,因而得了「性至孝」的美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