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考古学家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出土「睡虎地墓葬」,除了发现大量秦朝竹简外,还有许多文房用具,可见墓主人生前曾担任过县的令吏,其中文房用品内竟出现小刀,也让眾人感到好奇,而这种小刀的作用类似于现代的立可白,能够修改错字。

大陆考古学家1975年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发现「睡虎地墓葬」,并出土大量记录秦代法律与公文的竹简,有助于了解战国晚期至秦始皇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及军事等,进一步研究得知墓主人名叫「喜」,生前曾担任过县的令吏,竹简可能是墓主人因工作需要,对秦朝的法律和法律文书所作的抄录。

大陆央视纪录片《寻古中国》近日介绍,睡虎地墓葬不只出土秦简,还有各种文房用品,例如砚石、研磨石及削刀,甚至都还保留着当时使用的痕迹,而文房用具里为何会出现削刀,因为在竹简上书写难免有写错字的状况,可使用削刀去除竹简最上层,就能重新书写,起到修正的作用。

大陆陕西歷史博物馆侯寧彬馆长曾介绍,秦朝文官落笔有误,能用削刀刮掉竹简上的错字,但使用久了就会出现刀钝的状况,他们还会随身携带磨刀石,削刀磨一磨就能继续使用,因此当时的文官又被称作「刀笔吏」,秦始皇帝陵陪葬坑里就出土过带有削刀与磨刀石的文官俑。

#睡虎地墓葬 #竹简 #秦朝 #刀笔吏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