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又称甲骨卜辞,是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大陆考古学家在商朝王都遗址「殷墟」中出土了许多甲骨文,其中一片卜辞上,记载着歷史上最早的一次车祸事故,当时商王武丁驾马车外出,却意外翻车,导致马车上的人都倒在车下。

大陆央视纪录片《甲骨王朝》介绍,殷墟是商朝后期王都遗址,位于现今河南安阳市,占地面积约36平方公里,有50余座宫殿建筑遗址,又可细分为宫殿区、王陵区、手工业作坊区等,除此之外这里还出土了能帮助人们追溯到3000多年前商朝歷史的「甲骨文」。

考古人员在检索「车」字的甲骨资料时,发现一条卜辞中记录了2个生动有趣的「车」字,卜辞内容为「甲午王往逐兕(音同四),小臣由车,马硪(音同额),考(音同考)王车,子央亦蹎(音同颠)。」

内容指出,甲午这一天,商王武丁和手下田猎驾车追逐野牛,小臣(官职名)由的马车车轴突然断裂,驾车的马受到惊吓,导致武丁所在的马车倾覆,坐在车上的子央也倒在车下。

这条卜辞中的「车」与一般的「车」字不同,分别用「文字画」的方式记录车轴断裂、车厢颠覆于车轴之下的场景,结合其他文字来看,这片甲骨上可能记录了歷史上最早的一次交通事故。

#甲骨文 #商朝 #车祸 #交通事故 #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