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考古学家在湖南湘西发现「里耶古城遗址」,出土约3.7万片的秦简,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被学界认为是继秦始皇兵马俑后,秦代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此外还发现有些竹简记录居民的身分与长相,宛如现今的身分证。

根据大陆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介绍,2002年考古学家在湖南湘西「里耶古城遗址」一座古井发现3.7万多片秦简,主要内容是秦朝洞庭郡迁陵县的檔案,虽然有些秦简被火烧、水泡,导致字迹不太明显,不过透过多光谱的採集,得以一一浮现出来。

有的秦简写着「南阳户人荆不更郑不宝,妻曰有,子小上造虒(音同斯)。」指一户人家的户主郑不宝,享有爵位不更,他的妻子名叫有,两人育有一个未成年儿子造虒,当年生活于南阳里,详细记载居民的人数与姓名,就像现在的户口名簿。

另外还有像身分证的秦简,不只记录居民的名字,甚至还有长相,「故邯郸韩审里,大男子吴骚,为人黄皙色,隋面,长七尺三寸。」指一名来自原邯郸韩审里的男子「吴骚」,皮肤偏黄,脸型为椭圆,身高约170公分,该秦简能避免吴骚遭有心人士冒名顶替,官员检查人口流动时也有资料做依据。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全国共有40多个郡,地处洞庭郡的迁陵县虽然小,地方官员也很平凡,但每天仍兢兢业业的完成官府文书,也就是如今出土的里耶秦简,内容多为秦朝统一后的事情,记载时间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9年。

#秦朝 #秦始皇 #里耶古城遗址 #统一六国 #秦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