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常说的「压箱底」是指不轻易展现的本领,不过在古代却有不同的意思,一说是女性出嫁时,父母会在女儿随嫁的箱子里放衣物及金锭子,这就是所谓的压箱底,另一说是指特殊陪嫁品,作为女儿洞房花烛夜的性启蒙教材。
毕业于大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博主杨学涛提到,压箱宝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女性出嫁时,父母会在女儿随嫁的箱子里,放入折迭整齐的衣物,并在衣箱的四个角放铜钱或金锭子,二是用于性教育的春宫图或瓷器,春宫图指的就是绘有男女欢愉的图画。
杨学涛进一步解释,瓷器体积大多不大,由上下两半组成,上半部为盖子,外型常被设计成水果,盒内绘有男女交合的图案,平时放于箱子底部,有避邪的作用,等到女儿出嫁前,母亲就会取出来,让女儿了解「夫妻之道」,因被藏在新娘嫁妆的箱底而得名。
由此可知,古人非常重视收纳,箱子也是比较昂贵的财产,而古代最常使用的就是「衣箱」,不只可以收纳衣服,还能放金银财宝、书籍或字画等物品,由于摆放的东西珍贵,箱子自然也比较贵重,而且古代的衣箱多用带有特殊香味的木材制作,例如香樟木、杉木等,有抑菌及杀虫的效果,不仅实用又好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