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陕西临潼1976年出土一件青铜器,上面刻有30多字铭文,除了记载周武王征伐殷商的时间,还有3000年前的人已知「木星」的存在,并观测出其公转周期为12年,让学者直呼非常了不起,该件礼器也被称为镇国青铜器。

根据大陆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介绍,西周经常举办各类赏赐活动,一名官员「利」得到周武王赐予的青铜后,并以此铸成一件「簋」(音同轨),故名「利簋」,簋是一种古代食器,用于盛装煮熟后的谷物类主食,而西周等级制度森严,祭祀与宴飨的器物也被赋予特殊含义,成为礼制的象徵。

大陆中国国家博物馆讲解员袁硕提到,《史记》虽有记载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牧野之战」,却没有明确时间,让学者相当头疼,而利簋底部刻有30几字铭文,其中一段是「武王征商,惟甲子朝,岁鼎」,指武王伐纣战役发生于某年甲子日的早晨,当天岁星在正中间,而岁星也就是木星,专家结合碳14测年法及史料得知,武王伐纣发生于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利簋立下大功,因而被称为镇国青铜器。

大陆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唐际根提到,利簋竟记录到岁星,是古代天文学的大成就,起初学者们都不清楚「岁」是什么意思,进行研究后才得知,古代的「岁」就是天上的木星,说明商末周初时,当时的人已会观测天象,知道木星与太阳的关系并记录下来,了解木星公转太阳运行一周需时将近12年。

#木星 #青铜器 #周武王 #武王伐纣 #礼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