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曾在乘船时写下一首诗,却成为日后改朝换代的神预言,被解读为「李氏」即将夺取天下、建立新朝代,为了避免预言成真,隋炀帝当即下令杀了一名武将和一名大臣,两人皆为「李姓」,岂料还是让真正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逃过一劫。
根据《国家人文歷史》报导,「谶纬」是汉朝流行的迷信,「谶」意指巫师、方士编造的隐语或预言,作为吉凶的徵兆,「纬」则是汉朝附会儒家经典的一类着作,而「谶纬之学」指的就是一种政治预言。
然而不只两汉,每隔几百年就会有类似的「谶纬」出现,以至于很多皇帝、权臣都怀有戒心,比如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一登基就派人四处巡视,一旦发现「谶纬之书」必须全部烧掉,如果刻意藏匿,被举报往往只有死路一条,不过隋炀帝再怎么防范,也想不到制造「谶纬」的竟会是自己。
开凿大运河后,隋炀帝乘坐凤舫下扬州,路途中突然文思泉涌,写下一首诗,「三月三日到江头,正见鲤鱼波上游。意欲持钓往撩取,恐是蛟龙还復休。」同时民间还流传一首歌谣,「桃李子,鸿鹄绕阳山,宛转花林里。莫浪语,谁道许。」
两者之间虽然看似毫无关联,在方士眼中却看出了蹊跷,诗和歌谣中的「鲤鱼」、「桃李子」都谐音「李」,而「蛟龙」暗指皇帝,「阳山」则谐音「杨」,代表未来会有一个李姓家族取代如今的杨姓,建立新的朝代,隋朝方士安伽佗更直接告诉隋炀帝「李氏当为天子」,劝说他杀尽天下李姓的人。
隋炀帝首先想到的是左武卫将军李浑,因为他不但姓李,名字中还带「水」,而隋炀帝写的诗作中正好就是「水中的鲤鱼」,第二个想到的人则是李浑的侄子、隋朝大臣李敏,他的大名虽然不带水,但小名叫「洪儿」,于是隋炀帝一声令下将两人处死。
而真正改朝换代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当时被派去山西剿匪,而且为了避免隋炀帝猜忌,故意无节制地喝酒、收受贿赂以「自污」,才顺利逃过一劫。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