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贪污是从古至今存在的问题,歷朝歷代为了打击贪腐,想出各种办法,大陆歷史学者张宏杰举了3个反贪奇招,包含全民检举、先阉后用和暴力反腐,不过这些手段虽然强硬,但实际反贪的效果十分薄弱。
大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宏杰指出,歷代皇帝为了反贪腐,想出各种奇招,其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焘(ㄉㄠˋ)使用「全民检举」的方式,号召天下老百姓可以到皇帝面前检举地方官,但最先响应这种「全民监督」的反而是地痞流氓,他们刻意搜集地方官过错,并上门威胁,如果不给他们好处,就会去检举,地方官不得不贿赂地痞流氓,再加倍地贪污,赚回用来贿赂的钱,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五代十国南汉的末代皇帝刘鋹(ㄔㄤˇ)则选择「先阉后用」,他认为如果官员有家室、有子孙,就不能供而无私、全心全意地为国家服务,但只要阉割后就没有牵挂了,因此在当时如果想要当官,必须先「自宫」;然而一个人会不会贪污,和阉割其实没有必然关系,所以等到北宋大将率军攻打过来时,南汉的官员已经严重腐化,连掌握兵权的人也是宦官,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明太祖朱元璋则採取「暴力反腐」的手段,他规定地方官收贿60两以上,就要在土地庙前把他的皮剥下来,里面塞满乾草,展示在官府大堂中,提醒下任官员不要贪腐;有学者估计,朱元璋在反腐过程中,杀掉的官吏约10万到15万人,也因为杀太多、杀太快,导致部分地区的衙门无人办公,只好让被判了刑的官吏,戴着手铐上堂办公,形成官员和犯人都戴着镣铐的官场奇景。
儘管朱元璋严格打击贪腐,但贪污事件仍层出不穷,甚至出现「弃市之尸未移,新犯大辟者即至」的情况,让朱元璋十分无奈,等他过世后,贪腐事件更是变本加厉,因此以「史上最强悍反腐」着称的明代,最终以「史上最腐败的王朝之一」的名号留于歷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