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为了扩张领土或保卫家园,经常发动战争,而城池作为一种防御性的建筑,是用来保护百姓们的性命及财产安全,不过在现今保持较完整的城池中,会发现城门内外还盖有一个小城池,又称「瓮城」,形状如同瓮一样,但瓮城虽小,却有妙用。
根据《搜狐网》报导,在火药尚未发明的冷兵器时代,城池的防御体系中又包含城墙、城门和护城河,不过为了加强防御,古人又在城池内外修建「瓮城」,依附于城门并与城墙相连。
瓮城作为军事防御建筑,主要有3大作用,首先是守卫城门,拖延敌军攻城时间与增强难度,一旦敌军攻入瓮城,由于其内部空间较小,可减少敌军士兵与兵器数量,短时间内削弱敌军战斗力。
其次是当敌军攻入瓮城后,只要将主城门与瓮城门同时关闭,就能将敌军困在里面,形成「瓮中捉鱉」的局势,加上瓮城四周皆为高墙,可在城墙上方安排弓箭手,从四面八方包围敌军,进行有效夹击。另外,城池有了瓮城也能起到防洪抗灾的作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