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中兵不厌诈,每时每刻都必须保持警惕,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让敌方有机可乘;然而在春秋时代的古人,不但生活讲究礼仪,连打仗也非常有礼貌,除了得先和敌国「预约」打仗的时间、地点,还不可以乘人之危,必须进行一场光明磊落的战争。

大陆节目《非正式课堂》指出,春秋时代打仗有很多讲究,比如「不加丧,不因凶」,意思是如果敌国的君主家中出现变故,有亲属过世了,或是敌国正在遭遇天灾,包含水灾、乾旱、地震等,这时候就不能出击攻打敌国,白话一点的意思就是,不能乘人之危、占人家便宜。

大陆歷史学者易中天解释,春秋是个贵族的时代,参与战争的都是贵族,普通老百姓则参战不作战,只负责后勤补给,帮忙牵马、运粮、扛兵器等事务,在当时贵族精神就等于牺牲奉献的精神;此外,春秋时代不能「不宣而战」,打仗前必须先向敌国通知,并提出合理的攻打原因。

大陆歷史杂志《国家人文歷史》也曾提到,宣战的理由一定要有说服力,不可以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发动战争,宣战之后双方要各派一名使者,画出一块地,约定好开战的地点和时间;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还硬要出兵,就会被视作「侵」,招来各国的指责与孤立,甚至引发规模更大的战争。

#春秋时代 #贵族 #战争 #打仗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