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长平之战」,秦将白起运用诈降与离间计成功扰乱赵军军心,导致赵括仓促接掌兵权、改变战术方针,最终40万赵军被困长平、全数投降。为防后患,白起下令将所有俘虏集体活埋,举世震惊。这场战役不仅奠定秦国霸业,也留下难以抹灭的歷史血痕。
根据《搜狐网》报导,战国晚期,秦赵两国为争夺上党地区爆发长平之战。赵国出动40万大军迎战,由老将廉颇领军坐镇前线,採取坚守不战策略,并在长平筑起稳固防线,让秦军久攻不下、进展受阻。
秦将白起深知硬攻无效,于是暗中派人四处散播流言,诬指廉颇畏战、甚至与秦私通,并刻意放话「最忌惮赵括出战」,以反间之计撼动赵国朝廷。
赵王果然中计,不顾群臣反对,撤换廉颇,改由年轻但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领军。赵括上任后随即改变战略,主动出击,结果落入白起早已布下的重重包围。
秦军断其粮道与水源,再派骑兵不断骚扰,赵军在山区腹地被围多日,飢饿困顿、士气全失。赵括试图突围时战死,赵军群龙无首,最终被迫全军投降。
面对这批庞大俘虏,白起认为一旦释放,势必成为后患,于是作出极端决策,命令将40万赵军降卒集体活埋。《史记》记载,这场集体屠杀在数日内完成,血流成河、尸骨如山,成为歷史上最残酷的一页。
长平之战彻底重创赵国国力,秦国由此取得压倒性优势,为日后一统六国奠定基础。此役亦让白起被尊为「战国杀神」,战功赫赫,却也因其手段惨烈而引发后世激烈争议,有人讚其有勇有谋,有人批评其泯灭人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