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打造出举世闻名的紫禁城,这座皇宫凝聚了无数工匠与百姓的血汗,从珍稀的金丝楠木,到苏州御窑专供的京砖,再到房山汉白玉,无一不是极尽讲究的材料,开採、建造过程都相当危险且艰辛,为了防止建筑机密外泄,在完工后还毒哑了所有参与地砖制作的工匠。

根据《搜狐网》歷史频道分析,明成祖朱棣登基为帝后,便开始有了迁都计画,儘管遭到多位大臣反对,依旧坚持。朱棣的考量有三,首先是地理位置特殊,过去当燕王时,朱棣的封地就在北京,他认为把首都迁到北京,能对北方蛮夷势力起到震慑作用;其次是完成朱元璋遗愿,朱元璋在位时,就曾想往北迁都,只是最后未能执行;最后是考量自己皇位经篡位得来,在南京的威信并不高,因此迁都北京是他认为的最佳选择。

既然要迁都,就得在北京盖一座皇宫,1406年紫禁城开始兴建,1420年正式落成,期间光是准备材料就花了11年,原因在于紫禁城所用的砖瓦都相当讲究,在开採和运输上非常费时。

「入山一千 出山五百」

紫禁城所用的木材以楠木为主,还是最珍贵的金丝楠木,主要生长在蜀地的深山中,开採过程危险且艰辛,当时还流传着「入山一千,出山五百」这样一句话,意指1000个工人进山採木,出来时只剩500人。除了木材,石材数量也非常庞大,使用的汉白玉取自京郊的房山。

京砖铺地 层层迭迭

地砖则是由苏州御窑烧制,专门供往京城的「京砖」(后来渐渐读成金砖),这种砖颗粒细腻,烧制后非常坚硬,敲击时会有类似金属的清脆声,制成一块砖需要六道工序,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因工艺十分复杂,所以也格外昂贵。铺设时层层迭迭,达到十五层之多,当时参与的工匠和民夫,承受着艰苦、强度极大的劳动。

完工了 却被毒哑

最惨的是,参与修建紫禁城的工匠们,在完工后陆续出现严重健康问题,许多人成了聋子、哑巴。《明成祖实录》记载,朱棣为了自己的安全,下令毒哑所有参与修建的工匠,让他们永远保持沉默,不让紫禁城建造细节泄露出去。

#朱棣 #紫禁城 #明成祖 #故宫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