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长柯文哲昨宣布4月1日成立「联合採购发包中心」,办理500万元以上政府採购发包,约占市府总採购90%,提供专业重点审查与採购谘询,公开开标、决标过程,落实公开透明要做到「没有秘密可言」。但「联合採购发包中心」主任由涉及新生高弊案的前工务局长黄锡薰出任,引发议论。

黄锡薰接掌 涉弊惹议

黄锡薰在郝市府任内曾任新工处长、工务局长,被控在新工处长任内涉新生高弊案,目前案件在审理中。柯表示,公务员没被判刑前,还是认定他是无罪的。

柯强调,过去与现在拆违建的人都一样,但效率不同,「同样一个中国人在上海会随地吐痰,为何到新加坡就不会?」市府幕僚透露,柯的用人哲学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案在身的公务员,检调也帮忙紧盯,反而能让发包中心运作更廉洁。

为何看上黄锡薰?柯直言,黄目前没有在做事,过去局长有问题后下台,被放到市府顾问等职位,放一大堆在那里,不是处理的方法,有领薪水的都要做事。

据了解,黄锡薰曾在公共工程委员会任职,此单位正是採购法主管机关,黄对採购是内行的。

採购很透明 没有秘密

副市长林钦荣说,北市每年平均採购金额高达885亿元,採购要透明,针对重大预算发包作业设立「联合採购发包中心」,採购公开透明且由单一窗口处理。

他指出,非工务机关500万元以上工程採购,4月1日起先由平台处理;今年底市府智慧型大楼完成后,扩大处理500万元以上的劳务或财务採购,最后扩及机关学校重大採购,甚至捷运联开案、地上权设定、促参案等,都在平台处理。

工务局採购管理科长吴健羣说,前市长陈水扁时代曾成立「台北市政府统一发包中心」,各机关500万元以上的工程案件或250万元以上的物料统一发包,自1995年6月运作至1999年5月,但因案件太多导致塞车,加上採购法于1995年实施,由各机关自行处理。本次参考当时经验并调整作法,案子进入「联合採购发包中心」后会先过滤、分类,且每年都会公告不代办事项,但,採购缺失越高则交由发包中心做。

柯标准不一 议员质疑

民进党议员吴思瑶、国民党议员李新对黄锡薰的新任命,都主张未定谳前应无罪推定。但民进党议员梁文杰认为,黄锡薰遭检方起诉浮报3亿工程款、求刑10年以上,「这样的疑犯怎可让他主管全台北的工程发包?」近来内湖山老鼠案区长还未被起诉,就被拔官又被骂无法无天,大巨蛋案尚无确切调查也被称为弊案,质疑柯标准不一。

#採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