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市场、杂货店散装蛋喊涨!农委会今起实施生鲜禽蛋採用一次性容器,不能再用大型塑胶篮装载,蛋商大喊吃不消,运输、人力成本增加,只能转嫁消费者,蛋价恐将上涨2成。
违规 产销都罚3~15万
根据农委会畜牧处统计,国内1年生产70亿颗鸡蛋,仅5成使用一次性容器,如塑胶盒装的洗选蛋等,其余约有35亿颗鸡蛋,是用大型塑胶篮装载,销售到传统市场、早餐店等,并将塑胶篮回收再使用。
为降低病菌感染风险,农委会在2014年底增订《动物传染病防治条例》,规定「装载生鲜禽蛋,应使用一次性之装载容器或包材」,并给予2年缓衝期,今天缓衝期到期、新法上路,农委会防检局副局长施泰华指出,将利用蛋篮上的QR Code从销售端向上稽查, 一开始先行劝导,如未改善,产销两方都会开罚3~15万元。
舍弃塑胶篮 成本吃不消
台北市蛋业公会理事长高传谟表示,目前每台卡车可运送1000~1200个塑胶篮,一次性丢弃的纸箱堆迭困难,大约只能放500箱,增加的运输、人力成本,恐怕要转嫁给消费者;他评估,目前鸡蛋每台斤产地价约22.5元,未来可能涨到26.5元,涨幅近2成。
信辉蛋行负责人陈维刚指出,塑胶箱1个成本80元可重复使用,但一次性纸箱1个就要40~50元,且纸箱冷藏保存困难,若遇上下雨,鸡蛋品质也会受损,问题相当多。
改用纸箱 环团批不环保
看守台湾协会秘书长谢和霖认为,纸箱也有重复使用的风险,政府应将资源运用在辅导蛋商做好清洗工作。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理事主席许秀娇指出,他们销售的鸡蛋容器採回收再利用,回收时会逐一检查,经过高压喷枪清洗再重复使用,希望法规能保留弹性,不要一体适用。环保团体也批评,新政策不环保,盼能以加强清洗蛋篮取代纸箱消耗。
在新北市经营早餐店的林先生则说,不知道这件事,装载容器是由蛋行选择,未来如果要避免受罚,是否只能拒绝这些厂商?但早餐店对鸡蛋需求相当大,替代厂商并非短时间就能找到,「大概也只能且战且走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