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国泰医院眼科主任陈莹山表示,弱视是「视觉系统发育不全、不良」,进而造成「视力不良」的情形,眼睛在这种「无痛的失明」过程中,逐渐丧失拥有正常视力的机会,一旦陷入最坏情况,便无法用任何矫正方式来弥补挽救。

统计显示,弱视的自然发生率约3~5%,看起来虽不算高,但若反应在实际生活上,即代表在一个20~40名孩子的班级中,便有1~2人有弱视,比率并不算低。

陈莹山说,当孩子到2岁半前后,懂得用手比上、下、左、右,便可带往眼科进行眼睛检查,尤其对于频繁揉眼睛、瞇眼歪头看东西、常跌倒的孩子,更应及时带往检查治疗,避免错过3~6岁的黄金治疗期。

由于在治疗弱视时,医师常会将孩子偏爱、视力较佳的那只眼睛,用眼罩或护眼贴布遮起来,强迫孩童使用弱视的那只眼,使得部分已经上幼稚园或小学的孩子,被同学取笑为独眼龙。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组主任叶雅馨表示,家长绝对不要露出「自责」的眼神,否则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应透过和孩子沟通,或一起玩自拍等,让孩子坚持下去、不擅自拆除眼罩而影响疗效。

#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