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于今年5月8日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将重新对伊朗实施最高层级的贸易制裁,包括禁止伊朗兑换美金、禁止伊朗能源与石化产品出口、惩罚投资伊朗或与伊朗进行商业往来的企业与银行、冻结伊朗海外资产等,给予90或180天的缓衝期。
伊朗在2003年宣布成功提炼出浓缩铀,取得制造核弹的入场券,并跃居当时国际核八强之一,随即因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面临联合国及美、欧多项制裁。经过漫长谈判,伊朗在2015年与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及德国签署协议,同意在2030年前自主限制浓缩铀的提炼浓度、减少低浓度浓缩铀库存与离心机数量,并开放核能基地供国际原能总署检查等,藉以交换国际解除对伊朗的经贸制裁,并解冻海外资产,此协议被视为当时欧巴马总统的一大外交成就。
川普批评伊朗核协议「在核心问题上存在缺陷」,抨击该协议只能暂时限制伊朗的核武进程(2030年后即失效),且未附加限制伊朗发展弹道飞弹技术(投射核武的能力也是发展核威吓的另一关键)。此外,伊朗至今仍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煽动区域动乱,过于宽容的谈判应对,只会让美国的对外政策自失立场。
伊朗是特殊的政教合一国家,神权至上,领导权威是什叶派最高宗教领袖,民选总统只是宗教领袖的执行者,权力十分有限。什叶派与伊斯兰教最大支派─逊尼派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教义解释,而是对穆罕默德「真正接班人」的认知不同,彼此间有长久累积的歷史恩怨。伊朗曾是中东唯一的什叶派国家,面临邻近逊尼派国家的压迫。但其追求「伊斯兰復兴」,在伊拉克海珊政权垮台后,伊朗透过教士已能指挥伊拉克民间;所支持的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虽被抨击使用化武残杀平民,但原本摇摇欲坠的局势已逐渐稳定;另协助训练的黎巴嫩真主党势力日渐强盛,已进入执政联盟;此4国成为同盟,伊朗并援助叶门叛军对抗沙国及美国支持的政府军。
伊朗影响力扩增对沙乌地阿拉伯及以色列而言有如芒刺在背,沙国多次谴责伊朗背后支持叶门叛军的恐怖行动,并处决知名什叶派教士,与伊朗断交,逼迫黎巴嫩总理下台。以色列指控伊朗暗中发展核武,近来并对叙利亚境内的伊朗驻军发动飞弹攻击,摧毁对真主党的武器补给。
伊朗的人口超过8,000万人,经济实力号称中东之虎。2017年GDP达4,300亿美元,居全球第27位,在中东地区仅次于沙乌地阿拉伯。继2016年经济成长率达到惊人的12.5%后,2017年为4.28%,通膨亦为26年来首次由双位数降至9%,可见解除经济制裁对伊朗的效益巨大。
许多欧洲企业自解除经济制裁后开始进入伊朗市场,包括空中巴士与2家航空公司签订超过100架飞机的销售合约、福斯已在境内开始销售汽车、戴姆勒销售卡车、西门子将协助改善铁路系统、道达尔集团(Total)与中国石油公司携手开发南帕尔斯天然气田、法国雅高(Accor)饭店集团开设第一家国际连锁饭店、英国航空及德国汉莎航空恢復直航等。美国则有波音公司预定销售飞机予伊朗航空、奇异公司获得数百万美元机械零件及天然气电厂设备订单等。宣布制裁后欧盟国家寻求在伊朗投资的欧盟企业能得到美国豁免,但已遭美国拒绝,目前欧商已开始撤离。
联合国核武监督机构表示,自协议生效以来,伊朗一直遵守协议,减少铀储存的数量。欧盟认为此协议对欧洲的安全仍有帮助,期望能朝扩大规范,例如涵盖弹道飞弹的方向进行修改,但不希望此协议破局。法国总统马克宏呼吁劝川普勿放弃伊核协议,「如此将开启『潘朵拉的盒子』,战争将随之而起。」
基于伊朗宗教领袖强硬及反美的态度,伊朗愿意让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且伊朗仍获俄国与中国的支持,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已表明不会理睬美国的贸易制裁措施,将继续向伊朗购买原油。欧盟的态度可能是一大关键,伊朗表示,只要欧洲保证会继续给予经济上便利,才会履行协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