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曾说:「现今企业的竞争,是经营模式与经营模式之间的竞争」。看最近,风起云涌的科技产业经营模式就可知其中奥秘。

科技业以订阅制为核心的主流模式,正方兴未艾。根据Garner公司估计到2020年将有80%软体供应商将转为订阅导向的经营模式,永久授权与维修将逐步下滑。Adobe即是这场经营模式改变的受益者,2013年Adobe採订阅制以来,股价从50几美元涨到2018年的200美元左右,还成为美国商学院经典案例,即可看出此经营模式的威力。

此期间,硬体产业也产生很大变化,提供云端运算平台服务的Amazon AWS(Amazon web service),改为签订租用契约方式,把成本列为营业费用计算,造成Amazon股价屡创新高的原因,近期与微软股价一起创新高峰。

在传统产业方面,过去快时尚要2~3月才可生产出来,现在已进化到C2B模式,网红在纽约精品/伦敦街道看到某个迷人的图案与或剪影,手机拍下照片,张贴在社群媒体,设计团队可能只有几周甚至几天时间生产一个成品,然后销售,时间压力把供应链逼到极限。如此可以减轻库存成本的风险。

另外一种传统产业升级转型的模式,是由电子锅公司─传统家电企业以提高销售量获取利润为目标;升级至科技公司─专利技术发展压力电子锅与压力调节阀;再升级至网路公司─电子锅联网,与其他设备相连,APP找到食谱,网上社区交流,手机操控电子锅变成一家网路公司;此后进阶为大数据公司─每天买主几点做饭、喜欢吃甚么米、喜欢的米是硬还是软、住在哪地区、这地区的人吃甚么米?对消费者使用习惯进行个人与集体分析;最后转型为精准管道公司─一千万个使用者喜欢吃甚么?APP里可以透过竞价排名卖米,还可以销售其他相关产品。透过资料分析出每个使用者最喜欢用哪个牌子的产品,就可以实现精准推送。

在新兴产业方面,以近期很受欢迎的路跑活动而言,全球跑步人口逐年增长,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美国跑步人口4,500万人,日本800万,台湾约485万人,运动笔记公司结合平台虚实整合,以运动赛事为核心,结合运动笔记社群媒体、报名、计时、赛事承办、训练、写真、防护、旅行与网购,未来更扩及健行、自行车、健身篮球等,此种模式已带来初期业绩五倍的成长,经营模式的思虑可谓第一功。

但不管科技产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从解决使用者痛点入手才是王道,日本的Curves运动中心,发现女生上健身房的痛点为:不想与男生一起上健身房;不想让男生看到自己上健身房的样子,男生用过的器材都会留下汗渍,看了就不想用;不想看到男生卖弄肌肉;不喜欢看到健身器材只是冷冰冰排列,毫无装潢可言;每个月须付1万元日币,太贵;不想在镜子看到自己运动的样子;重量训练器材对自己负荷太重。

由痛点下手,提供服务的核心(女性专用,U型30分钟结束、价格5,900日圆),服务的实体(轻的油压器材),服务的附加价值(没臭男生、没镜子、不化妆、不要机器排排列的枯燥),成功推出市场。

选择了不同的经营模式将决定你未来要採取不同的定位、价位、顾客、通路、顾客关系、关键活动与核心能量,工程浩大。商业发展研究院累积的70几个营运模式的原理,可作为企业发展发展关键转折点的协助,走一条康庄大道。

#企业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