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鑑于创新创业的「双创」是近年各界重视的焦点,我方政府也持续优化新创事业投资环境,落实推动五加二产业创新等政策。加上臺湾高科技制造与生产供应链的成熟完整,且臺湾、以色列产业各具优势及互补性,臺湾可成以色列新创企业的制造伙伴。因此在2015年,臺、以即共同签署「工业研究及发展双边合作协定」,鼓励双边业者合作研发产业技术,并由经济部技术处及以色列经济部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后改名为以色列创新局)负责执行。

然而,在过去数年的臺、以双边合作中,企业间最主要合作模式在于技术及产品的开发,推出突破性的产品、或是提升产品价值,较缺乏与市场应用端的连结。因此近期双方就加强臺、以之间的创新研发合作上,共同决议在申请计画的类型中,除了原本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还增加了「场域验证」一项,期望鼓励厂商研发出具市场应用价值的创新技术及产品。目前我国即透过「臺以创新研发成员补助计画」针对资讯安全、智慧制造、高阶医材及下世代通讯等重点研发项目,提供双方的创新研发单位补助,也吸引了许多企业与新创团队相继投入。

以智慧医疗为例,以色列政府在2018年率先通过「国家数位健康计画」,编列2.8亿美元预算,将原本存于四家健康维护组织、共约840万人的医疗纪录,汇整至国家级的大数据库,同时还整合不同医疗院所与资讯系统的通讯标准、介面等,让产学研单位都能利用这些资料,开发云端化、AI人工智慧化的数位医疗应用。此外,也积极引入国际创投资金,使得近年以色列的数位医疗新创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估计已吸引约5.1亿美元资金。

相形之下,我国的智慧医疗发展近况,则在于运用创新技术开发智慧化的产品或服务。例如透过具导电、通讯等功能的纺织纤维材料研发智慧穿戴装置,侦测使用者的心跳、脉搏、呼吸、血氧等,再汇整各项数据达到健康纪录管理的功能;或是利用生理监测设备和智慧云端平台,结合银髮照护系统提供更多安全保护。此外,在医疗院所,也有多元的智慧化解决方案促进医疗流程的改善,以降低医护人员负担、提高医疗效能。

尤其是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不少国家或城市採取封锁策略来防堵疫情扩散,因此对于臺、以间的国际合作,也希望能有更多创新的方法及管道。例如在以色列当地,就有非营利性技术组织等机构成立「CoronaTech Israel」网站,当中不仅罗列数百个提供对抗新冠肺炎或帮助居家隔离的新创公司及解决方案,同时也列出全球医疗机构所提出对冠状病毒相关的挑战与技术需求,还有各国提供的经费补助讯息等,成为新冠肺炎技术解决方案的一大助力。未来臺、以创新研发合作也可考虑针对疫情需求规划设置以防疫为主轴的技术合作推动平台,可强化双边医疗及防疫相关的单位、厂商、医院等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的互动、媒合等。

除了双边医疗及防疫合作,结合AI人工智慧与IoT(物联网)的AIoT是目前全球市场的一大趋势,从过去主攻效能更优异的AI人工智慧晶片,逐步朝向运用平台或系统的整合,提供虚拟助理、感知服务、自动驾驶等更完整的解决方案;甚至导入金融、零售、制造、医疗、交通、物流等各行业的应用服务。且我国在AI人工智慧晶片及IoT装置的设计与制造,具有丰富的经验及产业链,未来除了持续开发关键技术,更要以结盟方式来打团体战、开拓全球市场;因此如能与半导体产业也相当兴盛的以色列业者共同合作,亦不失为推动臺、以跨国结盟的重要机会。

#创新研发 #方案 #色列 #双边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