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重金属污染严重的二仁溪,过去有「黑龙江」的污名,但经公私部门长期携手改善后,挥别臭名重见弹涂鱼、虾、鸟等生物。但台湾溼地保护联盟近年来观察,包括鸟类、鱼类、蟹类等物种数、总数量,皆在近2年下滑,疑有劣化现象,疾呼尽快列入国家重要溼地,透过专法保护。南市府农业局则称,将于每半年举行的会议中,与NGO一同研究劣化情事。
劣化情况相当明显
二仁溪过去曾因重金属污染,发生震惊全台的「绿牡蛎事件」。二仁溪口溼地大多为冲积层,是典型的西部河口,透过歷年来高达22亿元的整治经费,如今野生动物都已逐渐回来,甚至连当地里长都在河畔饲养5只小乳牛,推广自然教育;流域沿线的龙崎、关庙、归仁、仁德、东区及南区等6个区公所,也组成跨区联盟守护。
不过,台湾溼地联盟执行秘书叶川逢观察,二仁溪虽然整治有成,但据调查去年鸟类的物种数、数量皆为5年来最低,且呈现逐年下滑趋势;鱼类物种数也逐年下滑,去年的总数量更较前年大幅下降130只左右;蟹类物种数也逐年减少中,令人忧心。叶川逢还强调,目前仍无法得知二仁溪物种数减少原因,仅能观察到劣化徵兆,因此争取列为国家重要溼地行动刻不容缓。
叶川逢指出,列为国家重要溼地后,即可受到《溼地保育法》专法保育,并画分「核心保育区」、「生态復育区」、「环境教育区」、「管理服务区」以及「其他分区」等区域,透过层层分级规画,在保育与开发中取得平衡。叶川逢表示,当二仁溪成为国家重要溼地后,不仅可保存在地产业,还能推广生态旅游,同时获得中央经费支持,为溼地保育跨出的一大步。
将续办说明会争取
不过,市府农业局森林及自然保育科长杨锦树则坦言,由于二仁溪下游出海口幅员辽阔,面积超过200公顷,土地权属机关牵涉广泛,要取得所有单位的同意后,才能向营建署递交国家重要溼地申请案。杨锦树表示,被列入国家重要溼地后,开发工程标准将转趋严格,会造成包括清淤单位、救灾组织、区公所等单位的疑虑,因此目前仍将持续举办说明会,取得多方同意才会申请。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