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让大眾体会到隔离生活的苦闷。但在对岸,却有一群人因患痲疯病,而在政府主导下,迁进隔离村,一生过着无水无电、近亲繁衍的生活。本是记者的张平宜,1999年深入大陆四川採访痲疯村,深刻体会当地居民困境,投入痲疯病人教育工程,设立中国第一所痲疯病人子女小学。
对现代人来说,痲疯病似乎陌生又遥远,其实成立于1930年的台湾乐生疗养院,便是隔离痲疯病人的医疗院所。而在张平宜工作的凉山地区,彝族传统更视痲疯病为不洁恶灵,过去常有痲疯病人被烧死、淹死事件,一般学校也排斥痲疯病人子女就学。50年代起大陆官方在偏僻地带设立一个又一个隔离的痲疯村。
在痲疯村中,病人离群索居,村民近亲结婚繁衍,子女没身分证,几乎全是文盲,一辈子走不出痲疯村,就医、教育都乏人关怀。张平宜认为,教育是唯一扭转命运的机会。于是她成立基金会,四处募款,把原来简陋、只有一个代课老师、从来没有毕业生的大营盘小学建设成公办民助的示范学园。
张平宜描述,被隔离的痲疯村停留在无水无电的原始状态,眼瞎断脚的病人在地上爬行,伤口流脓。他们彼此生下的子女即使健康,也被隔绝在文明社会之外。「这些孩子没喝过自来水,没见过书本杂志,听见远方镇上的喇叭声,不知道那是车子。」
虽然大陆、台湾两地奔波,日子周旋在学校有没有水电、孩子有没有逃学的大小烦恼中,张平宜觉得过得非常开心。她秀出手机里四川孩子传来的简讯:「妳比真的妈妈还像我们的妈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