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公司治理协会(ACGA)上周在香港发布「CGWatch 2020公司治理调查及评等报告」。台湾在亚洲12个国家地区的公司治理排名,仅次于澳洲、香港、新加坡,排名第四,创歷年最佳成绩。主办单位除了提到台湾金管会于今年8月发布「公司治理3.0─永续发展蓝图」,对提升台湾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的成效之外,尤其肯定台湾在ESG之卓越表现。

论及金管会在推动「公司治理3.0」所涵盖的环境永续(E)、社会责任(S)及公司治理(G),相较于从2014年起强制要求上市柜公司每年编制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书,ESG自然可算是进阶版。然而,检视金管会今年的发布的公司治理3.0指标,包括「强化董事会职能,提升企业永续价值」、「提高资讯透明度,促进永续经营」、「强化利害关系人沟通,营造良好互动管道」、「接轨国际规范,引导尽职治理」,以及「深化公司永续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五大基础架构。

其中有些架构诸如深化公司永续治理文化,固然可以理解无法收立竿见影之效。但是诸如提高资讯透明度,强化与利害关系人的沟通、营造良好互动管理等领域,证诸迩来理专A钱弊案四起,保险业内控疏失多,以及证券避险疏失狂亏案例,分别遭金管会银行局、保险局、证期局裁罚,显示目前的公司治理仍然存有不少缺失。

除了做好公司治理的基本功,以期待能够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营造健全ESG生态体系等正面效益之外。金管会在今年8月其实也曾公布「绿色金融行动方案2.0」,并在绿色金融1.0聚焦于对发展绿能产业,提供离岸风电专案融资、发行绿色债券的基础上,将绿色金融2.0的目标设定为让台湾成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

然而,即使金管会今年已抓住机遇,分别推出公司治理3.0与绿色金融2.0的行动方案,让ESG俨然已经成为公司治理,尤其是金融产业发展的指标。但诚如黄天牧主委在9月间参加公司治理3.0高峰论坛致词时所说,面对有些金融业者,表面支持绿色金融、永续发展,但却依然拥有很多石化资产,对这种言行不一的样态,金管会将特别「听其言、观其行」。而在12月1日黄主委参加「气候韧性金融产学大联盟」座谈会时,则再度重申,金管会与环保署已有合作计画,希望能定义、分清楚什么是台湾产业结构中真正的绿色、永续,而不是只会漂绿、洗绿。也就是说,ESG不只是道德规范,更是国家、企业策略发展的必需,台湾才能在区域间,在全球容易被看到。

针对黄主委两度公开提示,业者顺着金管会推动绿色金融1.0与2.0的风向,固然让本国银行在今年对绿能产业的放款金额缴出逾兆元的亮眼成绩,但推动绿色金融要的应该是真绿,而不是投机式的漂绿而已。准此以观,如果业界未能将ESG内化为公司及产业治理、经营的明确指标,则即使将绿色金融、社会责任、环境永续与公司治理高唱入云,最后台湾的企业是否果真能因而顺势转骨,显然仍有待检验。

而即使已经将公司治理3.0的五大基础架构逐一落实,另外一个考验则是面对国际经贸情势即使在拜登顺利接任美国总统之后,也许就可望相对稳定,但并不意味明年等疫情缓解后,全球经贸情势就可以重现荣景。

事实上,金管会副主委许永钦于2日参加「公司治理高峰论坛」时,除了阐叙公司治理3.0的五大基础架构外,同时也提醒企业界应该留意美国反贿赂、反托拉斯、反智财侵权、反倾销及反避税等五项法律风险。检视这五大法律风险,证诸过往,如何认定其实是美国说了算。许永钦因而认为,这是台湾企业走向全球化必须注意,避免误踩地雷的重点。

综而观之,台湾在今年疫情肆虐全球之下,因防疫有成、经济表现不俗,而被包括亚洲公司治理协会在内的国际信评机构给予正面评价。此固然是激励台湾企业走向国际、以及让台湾成为「绿色金融中心」的良机,但是落实公司治理3.0只是练好内功,想要进军国际,除了要有风险意识,更应防得意忘形以致误踩雷区。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机中自然也有危。金管会虽然已再三提醒,期盼业界可别马耳东风,弄得求荣反辱了!

#企业 #强化 #绿色金融 #台湾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