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由于疫苗临床数据支持和美国大选基本尘埃落定,全球股市集体上扬。美国市场标普500指数回升7.3%,欧洲市场涨幅明显,英国富时100和德国DAX分别上扬11.1%和10.5%,亚洲市场同样上行,日经225和韩国综合指数分别上涨13.5%和13%。中国A股市场涨幅靠后,上证指数涨幅4.7%,但也站上3,400点。对于全球经济復甦的预期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宏观数据方面,11月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52.1,较上个月回升0.7个百分点,从具体行业来看,医药、电气机械器材、电脑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指数均高于56,表明制造业景气度高。
另一方面,新出口订单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中国出口替代持续,出口景气保持乐观。10月工业企业利润年增28.2%,比9月加快18.1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
工业企业利润率较前值提升,而产成品库存天数较前值减少,显示工业企业经营改善。海外疫情反覆、凸显中国优质生产能力,可以满足海外供需缺口,预期制造业受益于出口需求将保持增长。制造业景气回温,带动企业盈利回暖,进一步推动高质量资本开支,形成盈利正循环。
流动性方面,11月北向资金呈现净流入,当月净流入人民币(下同)579.29亿元,为年内单月净流入规模最高值。回顾近年的春季行情,北向资金在行情启动前、A股下跌阶段表现为明显净流入,可以理解为对跨年行情以及春季行情的布局。
2016年末市场下跌,北向资金净流入73.7亿元。随后的春季行情上涨至4月初的4,505点。2017年末市场震盪,北向资金净流入约98.7亿元。市场反弹一个月。2018年末市场下跌,北向资金净流入约244.2亿元,1月行情上涨。2019年11月北向资金净流入604.38亿元,12月行情上行到春节之前。
股市长期反映企业基本面,企业创造价值,同时股东回报提升。过往数据验证,ROIC(投入资本报酬率)与WACC(加权资金成本)差值的上行周期支持A股市场表现,例如:2006~2007年、2009年、2014~2015年两者数值差都出现扩大,同时A股市场均为牛市。
ROIC反映投入资本的综合盈利能力,WACC反映投入资本的综合成本,ROIC与WACC差值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如果两者相差>0,企业创造价值。如果<0,企业未创造价值。
展望未来,中国企业周转率及利润率提升下,ROIC将扩大,因此A股表现主要受到WACC影响。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政策重心从稳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过渡,因此预期WACC受到稳杠杆制约而有波动。
市场投资机会来自业绩增长的结构性趋势,如:装备制造迎来新成长周期,中国人工成本上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下,挖掘机的小挖、微挖市场空间打开,老龄化日本的小挖、微挖保有量分别为28%、63%,远高于中国的22%、23%。
另外,消费结构升级也正在发酵,中国啤酒零售吨价处于上升期,2019年吨价为每公吨1.42万元,海外则是中国的1.7~3.4倍。
中国制造业稳固在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地位,预期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将提供企业中长期发展机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