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馆昨举办威权松动研讨会,胡佛檔案馆东亚部主任林孝庭表示,若没有前总统蒋经国在生命最后阶段奋力打开新局,后续无论谁继承,都将难以达到民主化进程的目标。今天中华民国在台、澎、金、马得以继续屹立不摇,蒋经国的角色不应被完全抹杀。
1987年7月15日政府宣布解严,结束长达38年的戒严统治,台湾民主化潮流沛然难御。解严前10年间的中坜事件、美丽岛事件、林宅血案、陈文成案、江南案等重大政治案件,衝击海内外,撼动威权体制,是促使蒋经国总统决定解严的重要原因。
国史馆昨举行第2天的「威权松动:解严前台湾重大政治案件与政治变迁(1977-1987)」国际学术讨论会,聚焦在「蒋经国因素」。
林孝庭以中华民国在70年代初期的处境为例,蒋经国主政后,先后面临失去联合国席位及国际外交承认、党内保守势力反弹、党外势力崛起等国内外政治情势的艰困挑战,迫使他必须逐步让政治走向在地化与本土化,并在开明与保守两条政策路线中摆盪并寻求平衡。
对于80年代发生的中坜事件、美丽岛事件、林宅血案、陈文成案、江南案等诸多重大政治案件,他认为,蒋经国身为国家领导人,歷史责任归属问题无可迴避。
但林孝庭指出,蒋经国晚年明知国民党可能会失去执政权,仍决定开放党禁,开启民主化进程,这需要智慧与勇气,如果没有蒋经国以强人之姿,在生命最后阶段奋力打开新局,无论之后由谁来继承,都将因为缺乏足够威望,很难达成此目标。
中华民国能在台、澎、金、马仍能屹立不摇,台湾的民主化能持续往前走,林孝庭认为,蒋经国的角色不应被完全抹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