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准会议息会议,表示将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的买债计划,直至美国经济出现明显改善。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短期仍面对疫情的重大挑战,更指出,假如经济放缓,联准会可能增加买债规模以支持经济。其实,联准会政策已经转为支持经济增长,由于预期拜登政府将明显增加政府开支,预期联准会宽松政策将维持一段时间。
美国共和民主两党在新一轮的财政刺激方案谈判有明显进展,由于受疫情困扰,美国经济近期放缓,预期刺激方案通过后将可支持零售回升。再加上美国已开始接种疫苗,2021年经济将可恢復增长,美股近期再展涨势,那指更屡创新高。
然而,在估值明显偏高及科技股的监管风险下,美股现价吸引力不高。投资者应注意假若国会达成协议,美股可能出现一定的获利回吐压力。
欧盟公布数位服务法案及数位市场法案,要求科技巨头承担更大的网路管理责任,以及与竞争对手分享数据,不淮利用平台优势,不公平地推广自家服务,违规者可被罚款高达1成营业额,被分拆或禁止进入欧洲市场。
由于全球大型科技公司,特别是美资巨头,市场影响力可能超越国家,形成另类风险。预期加强监管将是大势所趋,而由于欧洲缺乏巨型科技企业,应该更有决心执行监管。
中国政府近日亦将反垄断以及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加入为2021年工作目标,反映加强互联网监管的层面已上升至最高决策层,可以想像,未来一段时间将有更多监管推出。
其中,互联网龙头企业不但将受到严格监管,其现有市场垄断优势亦可能被打破。近日多位中国财金官员强调规范金融科技风险,以及媒体多次报导电商进军社区採购带来的衝击,预期阿里巴巴仍是监管的主要焦点之一。
中国11月零售销售按年上升5%,而高檔消费产品例如化妆品和黄金珠宝分别按年上升32%和25%,反映中国消费信心。另一方面,中国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按年上升2.6%,而前10月为1.8%,反映11月份单月有明显改善。然而,正面经济数据并没有为A股带来太大支持,或与投资者忧虑货币政策正常化有关。但在内循环以及资本市场改革下,预期A股仍可维持「慢牛」走势。
美匯指数跌破90,有利包括港股在内的新兴股市。但临近年底,投资者入市意愿偏弱,港股通南向资金流入放慢,港股后市维持拉锯格局,预期于26,000点之上徘徊。大市短期焦点在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由于2021年为「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备受市场重视,关注有关中国双循环路线及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表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