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校长管中闵也表示,台湾「雨露均沾」制度和政策很有问题,若要讨论招揽国际人才,须全面认真讨论制度法规、大幅度松绑,调节全新生态环境,且应一次性到位松绑。

简立峰表示,自己参加了六次全科会,谈的问题都是接近的,例如薪酬、流动、国际化、跨域、资源等,他说,齐头式薪资无法要求人才大爆发,此问题不能解决,国际人才不会回来,本地人才也动机偏低。他说,几十年前他到大陆,发现大陆教授一个月薪水人民币1,000元,学生到微软亚洲实习,一个月薪资8,000元人民币,他那时想,大陆怎会是这样的社会?没想到台湾现在就是这样,学生到外商实习,薪资是教授的三到五倍。

他建议在后疫情时代,台湾要善用远距工作,让别的国家人才来帮台湾做事,才能解决新创缺乏人才和台湾少子化的问题。

简立峰说,2020年出生小孩只有16万人,是自己出生那年的1/3,半导体能否靠16万个小孩成为世界第一?不可能,人才若进不来,很难培养大企业。

管中闵顺着简立峰的简报回应指出,台湾培育人才制度缺乏弹性,雨露均沾的资源和制度很有问题,若要讨论招揽国际人才,必须全面认真讨论制度法规、大幅度松绑,否则四年后全科会还是会出现简立峰所说的「薪酬、流动、国际化、跨域、资源」这几行字。

台积电代表指出,想要引进国外人才,第一是产业有愿景,让海外人才来台打拚,这是企业要自己负责;第二是法规、税务优惠、生活环境等;更进一步是即使不能来台湾,台湾企业仍可使用国外人才,例如有快速网路等基础建设通往国外,使台湾成为国际网路的热点,让更多新创公司和海外人才可以使用。

#大陆 #管中闵 #薪资 #松绑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