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但统计大陆每年粮食损失浪费达到700亿斤以上,让《反食品浪费法》草案22日在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首度亮相,订出餐饮业者可对明显浪费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费、不得诱导超量点餐等规范。在上海担任餐饮主管的台干指出,店里许多反浪费措施过去陆续实施,包含规劝过度点单等,尤其今年稍早官方更强调反浪费,之后认为餐饮产业应该都会进一步加强员工训练对这块的风险意识。
此外,该《草案》也明定涉及食物浪费「吃播」违法。儘管稍早8月已要求相关直播平台不得鼓励这类风气,但这次直接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与网路影音业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节目。若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者,除可处1万元以上(人民币,下同)、10万元以下罚款,甚至可停业整顿、追究负责人法律责任。
食物没吃完 不致多收费
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22日召开,其中《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备受关注。当中共有32条,分别对定义、反食品浪费的原则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门职责等做出规定,并规范餐饮业者可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同时应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除应提供小份餐做选择外,也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
针对消费者最直接相关的浪费增收费用部分,餐饮业台干认为可能要视餐饮类型而定,例如吃到饱就可能有这规定、避免无故拿太多的浪费与增加成本。只是像「一人食」套餐模式,一般会在点餐前就建议客人适当的用餐量,实务上最后若真吃不完也不太可能多收费。
立法具体 后续扩及食安
该台干认为,台资餐饮业一般都有避免过度点餐、浪费食物的意识,之后应该会在员工训练上加强提醒,也可能做些警语或调整服务SOP来提醒客人。
据《21世纪经济报导》引述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徐爱国说,从立法效率上考虑,这次《反食品浪费法》草案聚焦消费面,立法技术相对具体,但后续扩及到粮食、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将是长期任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