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欧盟赶在最后期限前,就英国脱欧达成一份贸易协议。由于英国新冠疫情日益严峻,这项协议平息了各方对未来几周英国恐出现经济大混乱的最严重担忧。

大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接受香港中新社访问时表示,英国脱欧进程走到今天,推动双方达成妥协的动力已从初期的「趋利」变成如今的「避害」。最近英国疫情爆发,欧洲一些国家封锁与英国间的交通,影响人员和货物流动限制,在英国造成很大恐慌。这实际上是把无协议脱欧后可能出现的场景提前预演了一遍。这种恐慌是推动双方加速达成协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崔洪建指出,协议未来还需通过英、欧议会和欧盟成员国国会等关卡,且协议难免留有漏洞和缺陷需要解决,加上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未来必定会有新的挑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张健认为,达成协议证明双方在公平竞争、渔业份额和履约监管等症结问题上排除了关键障碍,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至少它确保英欧双边贸易还可以正常运行,不至于因为「硬脱欧」受到大的衝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崔凡则从双方分析了协议的影响。他说,长期来看,协议的达成对于英国今后的经济恢復、防止移民风险等方面会有一定助益;欧盟方面则需要重新找到内部团结的力量,尤其是法国和德国之间可能会加强合作,将欧盟内部的一些问题协调处理好,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协议 #英国 #趋利 #双方 #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