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动的新式数位身分证New eID原定本月试办、7月全面换发,但试办戛然而止、全面换发遥遥无期。苏揆宣布暂缓推动,看来是缓兵之计,未来能否换发,端看政府能否取信于民。
国发会规划智慧政府,当中New eID遭批闭门造车,计画一出,人权团体及资安专家大力反弹,执行机关内政部惨沦箭靶。归纳民间团体主张,包括政府未立专法,光凭《户籍法》授权、《国民身分证及户口名簿制发相片影像檔建置管理办法》等法规,无法确保资安无虞。民间并以德国为例,强调专法明确规范数位身分证验证、资安、储存,并定有罚则,台湾则付之阙如。
资安专家并表示,我国资安保护不足,New eID形同超级钥匙,可能成为被攻击对象,表面上透过资讯整合,可提供民眾洽公「一站式服务」便利,但相关数位足迹也可能成为政府,尤其是独裁者掌握人民隐私的工具。
政院说全球已有128国使用晶片或数位身分证,且台湾使用晶片健保卡、护照已经多年,民眾应可放心。但问题是,外国的国情与台湾不同,有的国家没有身分证字号,有的国家另有专责机构负责,情况不宜混为一谈。
行政院长苏贞昌尚在承受开放莱猪进口的衝击,于今之计,能拆解一颗民意炸弹,就赶紧拆解。民间对数位身分证的疑虑,已从人权会扩大到学界、同党立委,连蔡英文总统都请政院「审慎推动」,气氛如此,暂缓是上策。何时再推?除了要在法制面下功夫,或者说,留待下任阁揆再说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