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就职时,美国前总统川普在演说中承诺将结束美国「浩劫」,但当任期画下句点,检视其国内外政策却充满争议,且加剧美国政党政治两极化。1月6日美国国会大厦暴乱,眾议院通过二度弹劾,更令川普任期尾声蒙尘。而就在他任期最后一天,美国新冠肺炎死亡数破40万人,甚至连离开白宫,也创下唯一未完成前后任交接的先例。

川普任内改变美国政治进程,政治遗产仍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内政方面,川普最持久的政治遗产无疑是对联邦最高法院的影响。他任命3名终身职大法官,使最高法院保守派与自由派大法官比例变6:3,这可能影响少数族群面临的问题、生育权利、医疗保健、移民及劳工政策等。拜登在就任总统当日将发布12项行政命令,逆转川普政策遗产。

另值得一提的是减税政策。川普2017年底签署法案,将公司所得税率永久性从35%降至21%,这对美国富人和大企业是福音。但减税将使美国赤字10年内增加1.9兆美元,在保守派着眼削减社会安全网项目平衡预算之际,美国最弱势族群可能付出代价。

外交方面,川普常「不按常理出牌」,高举「美国优先」,接连毁约退群,挑战长期的外交规范。2017年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还单方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将驻以色列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并试图与北韩独裁者金正恩发展外交关系。

此外,川普承诺废除并重谈与他国间的贸易协议,成功终结追溯至柯林顿时期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以《美墨加协定》(USMCA)取而代之,其中包括更新劳动保护条款和环境条款,就连川普宿敌都承认比旧协议好。

此外,川普引发美中贸易战,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这场美中贸易衝突,并在各领域扩散,川普推出的打击举措之多,力度之重,两国只差未爆发军事衝突,川普将美国长达40年对中「接触」政策转为「竞争」乃至「遏制」,这便成了他最主要的外交遗产。

川普在抗中过程中,大打「台湾牌」,包括签署友台法案、军售台湾、派遣官员访台、邀台湾参加美国主导的双边或多边会议等。卸任前的美卿蓬佩奥9日直接宣布,取消美台官员接触「自我设限」。这些动作未必能改变拜登对台海两岸政策,但却增加新政府在调整对中政策上的难度。

#拜登 #美国 #川普 #保守派 #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