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出首批辉瑞疫苗将运抵台湾,中央疫情指挥中心昨大动作灭火,指「这些地方写错」,但仔细检视指挥官陈时中的澄清字眼,很是耐人寻味。
昨天记者会,陈时中称「2月4日空运来台」,这事情一定没有,确定没有拿到「10万剂」,请注意他的用字。不是2月4日运抵台,但这并不意味没有空运来台,只是时间不对,可能早来了呢?或晚一点要来;澄清不是「10万剂」,但可能十几万,零头没写对,或是数十几万剂。最后陈时中还叫外界不要以讹传讹,影响指挥中心谈判採购疫苗时的力道。
採购疫苗,陈时中列为高度机密,也是对的。
首先,美国硬是在德国部长向台求援要车用晶片之际,美国即大剌剌犹如半路杀出的「程咬金」,高调向台湾提出要开台美产业合作会议,谈车用晶片支援美汽车业者一事。国内一直要求以晶片换疫苗,美国本身就是辉瑞疫苗的生产及囤购大国,美国调个几十万剂给台湾应急,相较美国拥有上亿剂,应不是难事。
但重点是,能做不能说。疫苗是救人,美国各州还在抱怨疫苗配送不均,即便为了汽车产业拨零头给台湾十几万剂疫苗救急,也会引来图利特定财团产业,置美国人民生命于不顾的争议,所以真的调拨疫苗给台湾应急,说真的,还真只能低调,免得惹议。
再其次,辉瑞这支疫苗,是与德国公司BioNTech联合生产,德BioNTech与上海復星集团又有合作关系,并取得大中华地区总代理,美国若高调塞几十万剂给台湾,也会惹来辉瑞违反商业契约的疑虑。所以也不能高调,更重要的是,欧盟疫苗告急,与英国闹僵,与辉瑞合作的德国公司BioNTech,无法驰援母国,会怎么想?
最后是,别忘了,辉瑞这支疫苗,最早是林全的东洋公司洽得代理权,立委一直爆料有民进党内派系介入破局,不管真相如何,已难杜外界攸攸之口,因此,陈时中要大家少谈疫苗议题,以免影响指挥中心谈判採购疫苗时的力道,也是可以理解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