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大陆人对电视十分憧憬,特别对于60后和70后,电视属于奢侈品,是结婚必备的四大件,也是一个家庭家底是否殷实的体现;如今对于80后和90后,电视只是重要的娱乐工具,相对于00后而言,电视则只是均价2800元人民币左右的消耗品罢了。
对于外资品牌电视,他们的辉煌歷史是停留在上世纪或本世纪初,在10年前,根据数据显示,不管是三星或是索尼品牌,电视是这两大品牌说了算,以2010年首季的大陆市场市占率来说,当时这两强几乎囊括8成比重,大陆品牌仍在嗷嗷待哺,争夺不到2成的剩余市占率。
如今外资品牌节节败退,除了性价比无法与大陆品牌相竞争外,在行销策略上更无法赢得大陆消费者的芳心,反而陷入水土不服的情况。随着智慧电视的兴起,大陆电视厂商把电视机看成一种资讯载体和娱乐工具,聚焦于充分发挥电视的隐性优势。不但使用者体验更好,还可以通过电视广告、娱乐APP等获益。今年,随着电视游戏的兴盛,海信、创维、TCL等大陆本土品牌甚至推出专门针对游戏的高刷新率电视,想从游戏显示萤幕市场中分一杯羹。
反观索尼、三星,由于侧重于电视硬体设备的升级,忽视了功能性,产品不符合大陆人胃口,大多大陆消费者对于功能较少的三星电视不认可,使其渐渐在大陆市场失去竞争优势。
举例来说,三星电视搭载的是自行研发的作业系统,相较于安卓系统,操作相对不便。大陆消费者购买电视后,如果想自己安装安卓系统,还要另外购置安卓机上盒。另外,如腾讯视频,爱奇艺等OTT软体也无法直接与三星电视萤幕连线显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