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群岛籍油轮今年元旦发生海上喋血案,1名缅甸籍船员丧命。迄今船上近20名大陆、缅甸籍船员留滞基隆港过年,全案因没有管辖权陷入胶着。检方发现,国际船舶企图「丢包」遗体给我国离港的事件层出不穷,去年至少5起。检方抨击,船舶以人道为名,却霸王硬上弓入港,除浪费救难资源,把我港口当成国际船舶的殡仪馆,也恐成防疫漏洞。
1月1日,库克群岛籍油轮的缅甸籍船员在公海被同乡刺死,起因是跨年狂欢酿祸,但因案发地在公海,凶手缅甸籍,船籍库克群岛,我国无管辖权。当初船方通报我方,谎称伤病,我基于考量人道,派空勤直升机吊挂送医,但已明显死亡。
检方调查,油轮舍近求远,过大陆港口而不入,刻意选台北港,但因没位停,转而停在基隆港至今。本月6日,士林地检署开立死亡证明书,但透过外交单位联繫不上死者家属,凶手无法获得法律制裁,遗体在殡仪馆无法火化,油轮也不愿领回。海上喋血案如僵局,办不下去,也不敢轻易让油轮离境,只能持续停泊我港口。
检方表示,依国际公约,船长有权在案发后依习俗举行海葬。一旦入港,吊挂遗体离开船舶,港务人员则无权拒绝船舶离港,等同鼓励东北亚航线的船舶来台「丢包」遗体,像大陆、韩国、日本都「技术性」耽误船舶航程,并收高额停泊费,避免船舶靠港丢包成为常态。
近年我港口被国际商船当做殡仪馆的案例不少。2019年6月,蒙古籍油轮船员暴毙,船长以急难救助申请进入基隆港,3小时后船舶靠港,港务人员发现船员已死亡12小时,拒绝遗体登陆,反遭民代质疑,指不近人情,让尸体在船上甲板曝晒2日几近腐烂,逼迫港务人员处理。
检方建议修法在《商港法》加入「入港原因消灭」,可令船舶离港;船员死亡案,可基于人道考量,让船舶进港补运冰柜上船,维持卫生条件。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