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今年农历春晚最热门的大黑马,当属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身着唐三彩色样的乐舞俑翩翩起舞,俨然博物馆内的唐俑上演「博物馆惊魂夜」般,顿时带领眾人穿越至1500年前的大唐,7分钟的舞蹈播出以来圈粉无数,视频点阅量已超过20亿,微博话题阅读量达4.9亿,而其中的美学,主要便来自唐俑。
国立故宫博物院所藏最知名的唐俑是8世纪左右的灰陶加彩仕女俑,故宫器物处科长黄兰茵介绍指出,此俑可以说「宛如时光胶囊般,很真实反映了唐人当时长安、洛阳两都上层阶级的生活。」其中唐俑的服装、髮型乃至身形,都可视为《唐宫夜宴》的创作原型。
黄兰茵指出,由灰陶加彩仕女俑可见几个特点,自盛唐起对女性的审美便以丰腴为美,「如大家熟知的杨贵妃」,从脸型到身材,都有着圆润之美,与初唐仕女仍见瘦有着明显不同,面部妆容则是细长眉毛和双眼,樱桃小口,再搭上宽袍大袖的服饰,流露上层仕女雍容自信的娴静姿态。
《唐宫夜宴》以14位盛唐女乐官赴宴,从准备到整理妆容,到最后演奏的过程,被网民戏称为「小胖妞」的女乐官们,为了要展现出丰腴感,特别还在腮边含住特制棉球,营造肉嘟嘟的娇俏感。每位演员的头饰也几乎重达2公斤,黄兰茵则以台北故宫所藏唐俑为例指出,当时最时尚的髮型当属堕马髻,高而歪斜至一侧的髮髻有着几分妩媚。
《唐宫夜宴》由郑州歌舞剧院原创,编导陈琳日前指出,自己一开始的创作灵感便是源于博物馆内典藏的唐三彩伎乐俑,让她总觉得这些乐俑若活过来会向当代人诉说故事的念头,以轻快的舞蹈呈现盛唐气象。台北故宫虽无伎乐俑,但有不少唐三彩为骑马俑,从中也可看出原本作为军事训练的马球,在盛唐已成为休閒娱乐,「且女子也可上场打马球,穿着时髦,英气毫不逊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