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被称为「火星年」,因为地球与火星距离最近,发射火星探测器需要的燃料最少。这个发射窗口每26个月出现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希望号、天问一号及毅力号都是在2020年7月发射升空。

希望号去年7月自日本发射,是阿联首次火星探测行动。据BBC中文网报导,主要任务包括探测、研究火星大气层;这课题以前从未被纳入任何火星探索计画。具体而言,科学家们希望透过这次探索,进一步了解火星空气和水分流失的原因和过程。

2月9日,希望号成功进入火星预定轨道,恰逢阿联建国50周年。但在这一轮火星探索行动中,希望号是唯一不在火星着陆的探测器。其任务是绕火星轨道运行至少一个火星年。它收集的数据预计2021年9月开始陆续传回地球。

重240公斤的天问一号则承担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计画3个月后在火星着陆。从抵达目标轨道到登陆这段时间内,主要任务是考察评估火星大气层状况,为降落做准备。中国计画于5月至6月间,让天问一号择机着陆,着陆点位于火星上最大的平原「乌托邦平原」。

天问一号之前,中国曾在2011年与俄罗斯合作火星探测,但发射失败。不过在那之后中国两次成功登月,尤其是2020年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功,成为第一个完成此壮举的国家。

#天问 #中国 #轨道 #着陆 #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