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行情修正主要来自市场对流动性的疑虑,过年后中国人民银行向市场回收人民币2,600亿元资金,加上美国国债殖利率突破1.3%,投资人对未来通膨的疑虑升高,也影响对整体行情的后势判断。
以过去的经验,人行在春节前因应资金需求释出流动性,然而在节后回收的做法并不令人意外。
从2020年12月以来,中国股市开始转强,尤其在2020年全球涨幅落后的香港市场,受到大量南下资金流入,个股受到资金面快速推升,短期累积不小涨幅。在个股评价被进一步拉高后,来回震盪幅度加剧,加上2020年一整年的货币宽松后,股市情绪极容易受资金面影响,也造成近期的盘势修正。
虽然近期市场对通膨产生疑虑,但依目前产业释出的讯息,以及总体经济的展望来观察,目前景气都在往持续復甦的方向前进。
从2020年中开始,中国经济第一波先从疫情中恢復,下半年制造业、汽车内需等工业类产业逐步走出疫情影响。2021年春节期间,中国地方政府多鼓励民眾就地过年,一方面减少人员大规模流动的影响,也让地区工厂的开工率增加。
另一方面,从欧美市场来看,近期疫苗出现后疫情已经开始得到控制,虽然还不到全面减缓的效果,但经济的復甦脚步已经得到确立。对于中国经济来说,欧美2020年在第一波復甦的需求,多来自终端商品的消费,然而进入2021年之后,整体制造业的恢復也将带动中国中间品的出口增加,对中国制造业及就业环境来说,是另一个正面的助力。
近期市场风格开始转变,对2020年涨幅已高的股票,出现资金获利了结的卖压,而低基期的类股,诸如原物料类股,再度受到市场资金的流入。
我们认为未来选股方向,一方面在景气走扬的步调持续下,顺周期成长的类股将继续受益,如化工、机械、汽车消费等。另外,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的产业,如影视、旅游、免税等类服务性消费的类股,也会在2020年的低基期及落后復甦的节奏中成长。
短期市场在宽松政策及资金行情下,预期波动偏高将成为市场的常态,但是在景气走扬及产业回升的过程中,预期企业获利将持续上修,当市场受到短期利率影响而修正时,我们认为都是对成长性类股加码的良好机会。
因此,预期中国近期虽然通膨将会走高,但不至于到失控的程度,在官方财政及货币政策双重做多的力度下,建议投资人在修正时择机布局。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