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藻礁争议不断!中兴大学环工系教授庄秉洁认为,与其在观塘港设第三天然气接收站,不如在台北港设置接收站,会选择在观塘港设置的理由仅为了赶在2025年达成「532」的能源配比(燃气、燃煤、再生能源发电分别占比50%、30%、20%),及当初新北态度反对,如果增气减煤的时程可以再晚个几年的话,那应选择台北港较好。
不过,据早年曾参与该案的中油退休主管透露,中油早年并不想大费周张盖新的接收站,而是将现有管线延伸到苗栗通霄的海底管线,只要再加长34公里就可抵大潭,或由南部永安天然气接收站或从新建的台中港天然气接收站接收即可。之所以增设第三接收站,坊间一直有传闻取得观塘专用港开发的东鼎,结合若干绿色力量解套。
根据中油资料显示,观塘港在12月至2月因东北季风关系,海象不佳、潮差过大,几乎都不能操作,能安全操作的天数一年只有249天,而台北港的操作天数至少可达286天、甚至可达334天。
庄秉洁说,不选择台北港,会选在观塘港设三接的理由仅有要赶在2025年达成532能源配比,再加上台北港要做环评、新北态度反对等,时程上可能会晚点达成所致。
庄秉洁亦提及,能源建设是奠定台湾能源安全百年大计,轻率不得,建议还是以能源安全为最重要考量,以此而言,台北港可运转日数最高,另与生态学者讨论过,皆认为台北港至台电林口卸煤码头南侧,皆无海洋生态敏感区,他们建议这一范围可以挑选任一区为可行替代方案,也认为如果要从台北港拉海管到大潭技术不是问题。
庄秉洁指出,如果增气减煤可以晚个几年,那选择台北港应是较好选择,如果后续要达到7至14天的能源安全时程的话,台北港恐怕也要评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