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国银行业的2020年全年盈利的最终数据,也已有自结资料,各银行业的评等机构惠誉国际信评对此发布报告,认为银行业在2020年疫情期间面临放款融资风险,多家本国银行的信用评等展望为负向,虽然有政府完全支持的纾困经费,及至2020年底,与纾困贷款相关的风险占总体系统贷款约9%,应该算是可控,惟严重受到疫情影响的行业如零售、旅游和饭店业,2021年仍处于风险曝露状况,接下来的12个月内,需靠台湾的总体经济持续,才得以缓解本国银行的经营环境和信评压力,评等展望也才有机会从负向调整为稳定。
BCG指出,全球银行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在新冠疫情期间成了「海啸第一排」,为能详实估测银行业零售金融部门可能面临的困难,调查中使用了不同的全球GDP预测,推测出三种零售银行未来收入的可能场景。
依照目前疫苗的施打讯息和进度,GDP的恢復可以出现V型翻转,今(2021)年可望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包括就业率、全球贸易量、消费者信心等总体经济的復甦,则银行庞大的纾困贷款及可能损失将获得弥补,估计及至2022年,银行机构的收入能力可望復元并弥补这几年的收入损失。
BCG银行研究团队指出,银行业者期待一切状况能恢復到疫情之前,「那当然是最好的状况,但实际上新的现实面正在衝击银行业」,尤其是零售金融业务,因为这正是消费者行为因疫情已然改变的最大部分,像数位化服务需求大增,无法因应或及时争取到新业务的银行机构,新的收入承受极大压力,在已然遭受损失的银行业务收入池中,再度遭受重大打击,这一切都预计到2022年才能看出端睨。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该团队指出,消费金融贷款和其他贷款的收入将会受到最大的衝击,银行业很难再有新的业务,而且长期偏低的利率也会影响银行的存款部位和利息收益率,消费者还能经由第三方数位平台和开放银行等新服务,得到更优惠的借贷成本,向银行机构要求更好、更便宜的服务。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