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涌入 引发市场乱象

然而高买气中却夹杂乱象,今年初相继爆出2幅张大千名画遭盗卖,《寿石灵芝》原赠与前监委陈翰珍,风格简笔写意寓意吉祥,经拍卖公司渠道,流入不知情藏家手中;而《春山云瀑》为泼彩作品,30年前于黄君璧家中失窃,最后拍场因黄氏亲属提告而「撤拍」。随艺术品价值攀升,贗品买卖纠纷、诈骗及新型态作偽方式产生,已引起相关司法单位重视。

鑑真偽 判优劣 定价值

东西方大师作品深受国内外藏家喜爱,笔者亦常受托鑑赏各大师作品,例如傅抱石、张大千、赵无极、吴冠中等画作,而这些藏家如何了解艺术品真偽及市场价值呢?笔者着作《墨海春秋》则有系统地深入归纳多位大师落款和书风演变,及不同创作题材和风格嬗变,资料完备且具科学逻辑性,因此鑑别大师作品真偽已非难事。

而「考证」亦是另一项重要工作,画作中的鑑藏印、作者题跋、上款人等,不只是研究相关文献着录的重要线索,并可还原艺术品收藏脉络,深入了解或还原其「价值」。

笔者再次与读者分享─艺术收藏五字箴言:「真、精、新、稀、书」,即真迹、精品、品项好、稀有,以及有文献着录记载。

市场增温 远景钱景皆看好

因疫情,2020上半年多场拍卖会延期或停办,但下半年,各大拍卖公司却交出亮眼成绩,艺术市场持续增温。笔者在此奉劝读者,购置艺术品前须严格自我评估,合理分配金额,避免造成财务压力;并做好功课莫燥进,找寻信誉高的交易平台,请专家代为把关,避免误入不肖业者陷阱。毕竟连明代大藏家项元汴都请文徵明「掌眼」其藏品;好的鑑定师或顾问如同侦探,解剖艺术品内涵,并理出合适的「市场价格区间」,协助艺术同好,做出最佳投资决定。

#作品 #大师作品 #拍卖 #真偽 #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