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新片区3日颁布「集成电路产业专项规划(2021-2025)」,承接国家战略需求,要在「十四五」期间布局EDA、核心设备等半导体短板领域,至2025年积体电路产业规模要突破人民币1千亿元,建设世界级「东方芯港」。
半导体为近年中美摩擦中方的软肋之一,发展半导体也必然是「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点,工信部日前也称,「十四五」时期会用减税等措施带动晶片发展。而此次上海临港在两会时间提出规划,强调要实现EDA等关键技术突破,引进或培育五家以上领先的晶片制造企业,突围「卡脖子」窘境。
除上海外,大陆各地方也在积极部署战略产业,江苏稍早于该省两会期间就聚焦半导体、生医、物联网等先进制造业,并在智慧电网、车联网、工业网路等产业链上实施三年的强链计画,加强自主可控能力。安徽则持续加大在半导体、AI、新型显示器件、先进结构材料等四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上的投入。
江西在该省两会上表示,2021年展开深入数位经济发展行动,在半导体、高阶软体、智慧终端与电子元件上进行产业提升工程,也率先布局柔性电子、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
此外,广东、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下着重科技、金融产业布局,科技方面加强量子资讯、AI数位经济的推展,金融端则试行如「跨境理财通」等业务。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3日也撰文指出,债券通下一步就是推出南向通,正就南向通架构与人行紧密沟通,将有助于巩固香港在亚洲债市的领导地位。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