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全国两会登场,有别于去年因疫情衝击创下很多「第一次」,今年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恢復正常」。从召开时间、政府工作报告的结构到内容表述,举凡两岸、外交、经济发展目标、对外经贸等,都回归平稳,显示大陆各项国家建设发展在后疫时代重新步入正轨。
大陆两会从1985年以来,都固定在3月召开,去年因新冠疫情,35年来首次打破惯例,延到5月下旬才举行,还罕见在大会开始前全体起立,为疫情罹难者默哀。
国家建设步入正轨
今年恢復到3月举行,会前新华社等官媒就大力宣传,称两会如期召开,「彰显抗疫成就和百年大党的卓越领导力」,也呼应中共今年要举行建党百年庆典的主旋律。
从高频字来检视,去年的报告,疫情、防疫等字眼共出现44次;今年报告则出现25次,其中有12次是在回顾2020年时提到;5日李克强还宣布「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都反映大陆要从疫情泥沼中走出来,回到正常步调。
去年因疫情,第一次没有提出GDP增长目标,今年恢復设定目标,定在6%以上;在对外经贸方面,去年重在扩大内需,稳住外贸基本盘,今年订下许多大目标,包括推动RCEP儘早生效实施、中欧投资协定签署、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积极考虑加入CPTPP等。
再看两岸表述,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初稿)一开始因未提「九二共识」、「和平」等关键字,引起台湾议论,最终在闭幕日审议报告时才补充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今年,九二共识、一中原则、反对台独等表述,该有的都有,不多不少不意外。
外交追求和平稳定
外交表述,去年呼吁各国应携手应对公卫危机,强调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有向美国喊话的意味;今年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愿同所有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毕竟今年恰逢中共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明年初又要迎接北京冬奥,大陆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通篇报告以稳为基调,全文1万6千多字,「稳」字就出现64次。
今年蔡英文总统的元旦谈话,「如常生活」获得共鸣;同理,从大陆今年的两会来看,除了仍需戴口罩外,一切也都回到了生活常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