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锋现为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中美关系、东亚区域安全与海上安全。
朱锋近日针对大陆人文社科重大专项「美日印澳四国的南海干涉政策及中国的应对策略研究」,及大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课题「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发展外部环境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各种迹象表明,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和深度介入的实战化转型正在加速,甚至已做好在南海和中国军方直接发生军事衝突的全面准备。为了拉拢东协国家与美国共同在南海遏制中国,美国正在游说越南向美军开放金兰湾海军基地,并试图说服菲律宾增加美军舰机在菲律宾的部署。
而在美国怂恿下,英国、法国和德国也都于2021年表态要向南海派出军舰。2021年1月,英法德三国继2020年8月之后,再度向联合国提出外交照会,强调2016年的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是「国际法规则」,预示接下来域外势力介入南海争议的态势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东协国家自2020年起求助联合国,重申对南海岛礁主权与海洋权益主张,企图将南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进一步国际化,借助国际机构影响力来排挤中国南海维权主张和行动。印尼在2020年5月末更是向联合国声明接受南海仲裁案裁决,否定中国在南海断续线内水域的歷史性权利。这很可能引发菲律宾杜特蒂政府在国际以及双边关系层面再度大谈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决。
南海法律战不排除重燃战火。越南等国有可能重新将中越南海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诉诸国际仲裁或司法,越南政府自2020年年初便开始与代理并打赢2016年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美国「福利·霍格律师事务所」联繫,欲让其受理准备中的越南版「南海仲裁案」,美方对此大力支持。
由于新冠疫情衝击,2020年中国与东协关于「南海行为准则」(COC)的磋商几乎停滞,中国原先想与东协在3年内于2022年完成磋商的目标,难度空前上升。而当前东南亚国家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出口伙伴,南海主权争议如果进入新的高对抗期,将给中国促进区域合作的努力带来难以避免的重大政治阻碍和外交阻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