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部24日召开今年第一季基本工资工作小组,讨论近三个月经济情况,及《最低工资法》应、得参採指标议题。
针对《最低工资法》草案中「应」与「得」参採社经指标,劳动部劳动条件及就业平等司长黄维琛会后指出,除政院版本,会中将这届委员所提出四个版本一併比较,经讨论后,劳资对《最低工资法》有三项共识,包括一、应保有讨论涨幅弹性、不适合以公式绑死;二、消费者物价指数最重要、必须优先纳入的「应」参採指标;三、考量近年基本工资审议制度已有默契,为避免立法过程形成劳资对立,《最低工资法》不急着立法。
黄维琛指出,有委员认为,今年经济预测虽看起来不错,但产业分布上会有差异,「个别行业别不一样」,可能IT产业畅旺、但部分批发零售、旅行业仍受到疫情影响。
有学者提出,现阶段经济情势可能往「K型发展」,若要调整基本工资,对营运向上产业没有影响,但部分「向下」产业很辛苦。因此,劳资达成共识,虽然经济情势好转、有机会调涨基本工资,但须持续观察这段时间的变化。
另主计总处今年开始发布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由于会纳入商品价格、服务业价格,预期比现行的趸售物价(WPI)更适合用来做基本工资审议参考、未来考虑由PPI取代WPI。对此,黄维琛说,有委员提到,台湾的原物料多属进口,若以PPI作为指标,将不会考量到进口物价指数,恐怕会不符台湾现况,因此建议继续参採WPI指数作为基本工资审议的参考基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