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地上权是公有土地开发的主要方式之一,十多年来,已达到活化资产、增裕国库的目的,而地上权住宅也成为平价住宅重要供给来源,但其商品模式多年来也面临各种问题与发展瓶颈;为此,本报特地举办「公有土地招标地上权如何创造多赢」座谈会,邀集产官学界代表与会,深入讨论,探讨公有土地地上权招标的挑战与精进策略。

工商时报社长陈国玮表示,中国人寿标下的「台北学苑」地上权案即将完工,近年还有元大金控标下空军官兵俱乐部、南山人寿标下世贸三馆等指标地上权案,未来都将兴建顶级的商办大楼,地上权模式不仅改变过去国有地标售的社会观感,也达到挹注国库、改善市容的效益,整体来说,地上权无疑是很好的政策。

另一方面,台湾面临高房价压力,如何让年轻人用友善价格购屋,也是地上权案另一重要功能,国内地上权多设定存续70年,对3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终其一生持有期间是安心的,地上权宅有机会成为实现居住正义的好产品;但如何透过完善配套解决目前难题,让政策美意能真正落实?希望透过今天的座谈会集思广益,提供主管机关制订相关政策的参考。

#创造多赢 #地上权案 #轻人 #座谈会 #公有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