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生疫苗目前正由欧美医药当局审视其血栓问题而暂停施打,使得这两家疫苗的安全性成为头号焦点,恐将拖累开发中国家疫苗接种进度,加深已开发与开发中国家在疫苗普及率上的落差。
义大利媒体《La Stampa》报导,欧盟执委会已决定AZ及娇生两家疫苗採购合约在今年到期后不再续约,改为向美国辉瑞及莫德纳两家採用mRNA基因技术的疫苗厂商下单。
欧盟执委会主席洽谈18亿剂疫苗的採购合约。她表示:「我们须着重在技术获得证实的疫苗,显然mRNA基因技术已获证实。」
丹麦政府在13日开了第一枪,成为欧洲第一个全面停用AZ疫苗的国家,因为丹麦已有两人在接种AZ疫苗后发生血栓,且其中一人死亡。AZ疫苗属于病毒载体疫苗,娇生疫苗亦採用相同技术。
欧盟药品管理局已加速调查娇生疫苗的血栓风险,并建议欧盟国在调查报告出炉前暂停施打娇生疫苗。
而在美国,先前通报6起施打娇生疫苗造成血栓案例,都是50岁以下女性,且一人死亡,本周初暂停施打。美国疾病管制预防中心(CDC)顾问委员会原定本周表决是否恢復施打娇生疫苗,14日宣布将延长调查,约1周后才会表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