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菁表示,台湾在细胞的基因治疗领域较弱,例如台湾欠缺植入基因以提高免疫细胞辨识癌细胞能力的Car-T技术,不过「特管法」的开放和独立且可被管理的细胞工厂概念,让细胞产品以类似药品GMP式的管理,使台湾细胞产品的制造品质能被主管机关审查和改进,并取得医生和病患信任,只要能累积更多治疗案例,台湾的细胞医疗便可吸引国际病患,形成台湾的利基。

她认为,国际细胞治疗以癌症及遗传性疾病为技术开发方向,再生医疗进展较缓,因此台湾尚有机会,往低排斥的异体细胞培养是未来商机。面对愈来愈多新崛起的细胞治疗新创企业,罗敏菁表示,业者要能清楚自己的市场定位与技术竞争方向,就生产、运输、利润、管理、创新等五大层面审慎评估,即可创造利基。

她进一步表示,目前的细胞疗法普遍受制于便利性及等待制备时间仍长,因此业者对适应症的选取应专注在「药物疗法无效者」或「无法单靠药物治疗者」,赢面较大,例如中风之神经修復,皮肤移植修復等。至于在癌症细胞治疗方面,建议朝有效提升免疫细胞辨识癌细胞的能力,并延长免疫细胞的寿命等未来利率做切入,才有国际突破的机会。

#管理 #细胞治疗 #机会 #免疫细胞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