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莺歌国中2011年开始推动食农教育,将校园閒置空地整治成菜园,种植葱、韭菜、南瓜等蔬果,并邀请社区农民指导高关怀学生种植採摘,学校近年来也与在地国小合作,推动「食农小当家」,邀请幼童到校採摘蔬果,现场制做煎饺、葱油饼等美食,将食农教育向下扎根。
莺歌国中校长张俊峰表示,为让学生了解农产品源头、低碳环境运作,学校结合各科教师组成「鱼蚓菜教师专业社群」,10年前陆续发展原生种动植物復育、山林田野课程,除了盘点校内空地整治成菜园,也培养鱼菜共生学生社团,照顾学校蔬果生产,也提供高关怀学生每周2堂的种菜课程,让不爱读书的孩子也有发展空间,在採栽的过程中找到兴趣。
「学校的蔬果开放周边国小採栽、做料理。」张俊峰说,食农教育不应该局限在单一学校内,因此校方发展食农小当家计画,邀请二桥国小、莺歌国小、永吉国小等在地学校来国中体验食农,学校的鱼蚓菜教师、家政教师分别教导幼童认识蔬果、制作餐点,从产地到餐桌的概念手把手教学,盼低碳生活概念扎根在地。
除了推动食农低碳概念外,莺歌国中近期也与庄敬高职合作,藉由新北市创新教育加速器的计画补助,利用剩食白米打造出「莺庄酿」酒类;张俊峰表示,学生不吃的白米经发酵处理后,可以制成乙醇,再结合莺歌在地陶瓷产业打造的陶瓷瓶,剩食也可变身高价值产品,让剩食永续、低碳食农的概念继续延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