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补贴企业在全球进行不公平贸易,长期备受各国市场诟病。一些欧洲企业表示,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被获得政府补贴的中企打败,这些中企进行掠夺性定价,出价甚至可以比竞争对手便宜30%,「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中国政府,不是中国企业,这非常不公平。」
另外一些欧盟政治领导人担心,随着现金拮据的政府大举举债重建,这种不平衡经贸关系将在新冠疫情危机后进一步恶化。数据显示,2020年中企得标的标案总值近20亿欧元新高,且较过往成长逾两倍。
南德日报报导,欧盟执委会5日将建议立法,并在规章草案上写出立法理由,指外国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併购欧盟企业,以及破坏公平竞争的例子愈来愈多,有扭曲市场的风险。草案并提到,德国反垄断委员会在2020年7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也要求欧洲制定严格规范,反制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
报导指出,欧盟27个成员国中,目前有18国透过当地法规,限制外资併购能源、高科技等产业,欧盟这个新法案针对的是外国政府的补贴,将与各国的审查机制相辅相成。但按照欧盟立法程序,执委会提出立法草案后,要经欧洲议会和部长会议审议,即使过程顺利,最快也要几年后才能最终落实。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反垄断事务专员Margrethe Vestager表示,这是一个相当具有侵入性的措施,但必须如此,才能产生足够的威慑力。华尔街日报引述分析人士表示,虽然这些提议得到欧盟前两大经济体法国和德国的支持,但一些成员国政府担心会因此卷入欧洲和中国之间的纷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